我必須要承認一件事,我對於由美國漫畫改編成的電影大多數都還蠻有興趣的。近年來這類型的動作電影也不在侷限於單純的戰鬥,或者是「正義必勝」之類的簡單價值觀,而加入了一些人性的描寫,當然這種描述比起真正的寫實片來說還是顯得蠻膚淺的,但是更給了我充分的理由進戲院去一探究竟,也許可以說,像那個「把汽水加入維他命之後使得汽水銷售量大增」的寓言一樣。:p
在這系列電影當中,這種心裡刻畫效果做得最棒的,我首推三年前重新開拍的Batman系列-Batman begins,這部片花了很長的篇幅在細描Bruce Wayne如何克服自幼開始蝙蝠帶給他的恐懼,還有伴隨恐懼帶來的種種負面情緒,例如仇恨、暴力等,而最後,Wayne成功了,他選擇蝙蝠作為他在Gotham City的另外一個化身,象徵了他從黑暗中重生,另外一點就是他克服了這個恐懼,並試圖將它跟自己化為一體,意義其實非常深遠。

這個series的第二部上檔時間只剩一個月了,說真的"The Dark Knight"是我今年暑假最期待的票房巨片,光是衝著Heath Ledger就夠了,更何況幾乎Batman begins原有班底的實力派演技巨星都還在陣呢?
在Spider Man series當中也有提到Peter Parker內心的掙扎,在第三部當中,負面情緒也產生出了強大的新敵人-Venom。不過這個部分可能是因為我同時也看了不少香港漫畫的關係,所以反而覺得這個「入魔」的橋段非常有趣,畢竟Spider Man的基礎還是漫畫,美國香港在這裡想不到也有共通之處。:p
Marvel已經跟Sony達成協議了,Spider Man 4確定將會續拍,可能在2010或11上檔,不過,導演以及cast部分應該都會重新洗牌,據消息指出,下一檔的反派是這個傢伙:

It comes from a lizard,在這個blog當中也透露出了這個可能性,不妨期待一下。
談到Spider Man,他的老闆Marvel應該是這個暑假最得意的公司之一了,除了自行成立片廠之外,Iron Man的賣座實在遠遠超乎我的預期之外,Robert Downey Jr.為首的cast對我而言吸引力實在不強,雖然其他的cast像是Gwyneth Paltrow、Terrence Howard都是演技派的得獎巨星,我還是感到相當納悶:Marvel怎麼會把他們獨立製片的第一炮押寶在這個毒蟲身上?不過很高興事實證明我錯了。經過大家的口耳相傳之後,這部片子很成功地將另一位Marvel英
雄引進了國內,預期未來也將會有更多的美國漫畫英雄在大銀幕上登場,Hulk昨天已經開始在各大戲院發威了,加上未來幾年Marvel都會有繼續發片的計畫,遠在這裡的我都已經感受到片商他們合不攏嘴的樣子了。
0 意見:
Post a Comment